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拉祜山寨的“科技奇遇”:向绿水青山要“金山银山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东岗村
    2018-05-30 23:45:47   转载

    5月的中缅边境,雨水和阳光一样充沛。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——云南普洱澜沧县,在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的思茅松林里,一垄垄有机三七正在松针层的呵护下,茁壮成长。为防止过多雨水影响三七生长,拉祜族村民们正在中国工程院专家的带领下,搭建“人”字型雨棚。 

    “这是仿野生的林下三七,控水、施肥和防虫,全用绿色有机的方式实现。每公斤预计至少可以卖到1000-2000元(人民币,下同)。除了三七,我们这里还有上过‘全国两会’的明星马铃薯!”拉祜族姑娘李娜努自豪地介绍。她问,“你能想到三年前,我们都还只会撒把苞谷种子靠天吃饭吗?” 

    连李娜努都觉得恍惚的变化,出现在2016年后。2015年,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。随后,该院在蒿枝坝设立“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”。以朱有勇为代表的众多院士专家,将前沿的科技带到这里,让这个地处澜沧江畔的拉祜山寨,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变化…… 

    “拉祜族是‘直过民族’,祖辈打猎、刀耕火种。因为地处亚热带,随便撒把种子就能长出东西,反而没太多追求,大多数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。”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回忆称,院士团队还未进村前,村民们空守着绿水青山,却看不见“金山银山”。 

    “最多的一次,来了18位院士,整个寨子都沸腾了。”拉祜族村民刘石保说,以前他很少尝试新事物,种苞谷撒下种子就不管了,见到生人也很胆怯。院士团队来了后,手把手地教大家学习冬早蔬菜、林下三七、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技术。他和全村一起收获了其他地区很少能种出来的冬季马铃薯…… 

    “其实2016年,因为心里没底,我只租了9分地给别人试种。到了丰收时,一算账,吓了一跳:不到一亩的土地,居然产了近3吨马铃薯,收了约9000元。”刘石保说,第一次感受到科技的力量,久久不能平静。今年,他准备将8亩地全部用来种冬季马铃薯。 

    因为感受到科技的力量,蒿枝坝村以及周边的拉祜族村民们纷纷开始转变思想。来自大塘子村的拉祜族姑娘李娜努,已经参加3期“院士指导班”,除了种植冬季马铃薯,她还和丈夫一起试种2亩林下三七。 

    “只有依靠知识和技能,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。”李娜努说,她现在特别喜欢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的感觉。 

    在被村民称之为“农民院士”的朱有勇看来,以蒿枝坝为代表的澜沧地区,自然条件优越,“本不该穷”。科技的力量,正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“金山银山”。 

    资料显示:澜沧县森林覆盖率达60.26%;人均耕地面积超过6亩,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4倍以上;境内有野生茶树11.8万亩……资源可谓富集;但同时,澜沧县又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,到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.04万人。 

    如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,又能带领民众脱贫致富,成为摆在当地主政者面前的一道难题。分管当地扶贫工作的澜沧县委副书记冯俞竣介绍,当地正通过强化科技引领,打造茶叶、咖啡、核桃、冬季马铃薯、林下有机三七等一系列绿色产业,改变过去的局面。其中,正在试验推广的林下三七种植项目,利用科技的力量突破土地连作、农残破坏生态等难题,一方面实现三七放归山林,还将经济效益并不突显的公益林变成“摇钱树”。 

    如今,漫步蒿枝坝村,绿树成荫,瓜果飘香,干净整洁的村道和颇具民族风情的民居相互掩映,一派田园风光。村里首家农家乐“段春梅农家乐”也于3个月前刚刚开业,当地明星马铃薯开发的各式菜品,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招牌菜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