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澜沧脱贫“加速度” 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一起做

    信息发布者:东岗村
    2019-04-13 21:57:00   转载

    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,院士专家带来了科学技术,也带来了教育模式,实现了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双推进。2018年,举办冬季马铃薯与蔬菜培训班、林下三七种植培训班等院士专家指导班10个,从全县20个乡(镇)招收600名学员,学员学成返乡后将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“种子”洒遍澜沧大地,形成脱贫攻坚的“星火燎原”之势。


    ↑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(右二)教授学员林下三七种植技术


    “院士团队+企业+学校+农民”组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,以培养农村建设发展人才、培训职业技能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目标。


    自院士专家指导班举办以来,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的教师就和云南农业大学教师一起参与其中,主要负责组织管理、跟班学习,为全县的培训工作储备师资力量。2017年9月,澜沧县职中招收1个三年制“院士专家指导班”,专业为现代农艺,共招收学生50人。与短期院士指导培训班不同的是,这是全日制培训班。高一主要是学习理论,并适当开设实训课。高二期间根据学生需求,全部安排在竹塘乡和上允镇参与马铃薯、蔬菜、水果、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实践操作。




    据澜沧县职中校长金秀梅介绍,澜沧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,素质性贫困是制约全县脱贫攻坚的主要因素。目前,澜沧县每年初中毕业生约5000人,之后的出路是两条,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教育,而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没有半点职业技能就直接进入社会,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、脱贫攻坚纵深推进。要阻断贫困代际的传递,就得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作用,促进产教研融合,培养职业技能人才。


    如果说,科技扶贫让广大贫困群众掌握了科学技术,通过产业发展,踏上了比技能比收入的致富“跑道”,那么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扶贫就是这“跑道”上的科技“接力”,让学科技、懂科技、用科技能够代代相传,既“星火燎原”,也“薪火相传”。中国工程院在澜沧县创新扶贫人才培养模式,并给给予学校建设资金支持,引领澜沧县职中办成一所勤工俭学、半工半读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学校,培养一批面向农村的技能型人才、致富带头人和新一代农民,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道路。



    在这场科技“接力”中,澜沧县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与“选手”的成长一样,学校的发展也呈现出“加速度”。学校现有教职工近百人、在籍学生超过千人,设置的主要专业有:现代农艺技术、畜牧兽医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文秘、中餐烹饪、旅游服务与管理、航空地面服务、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、老年人服务与管理。近3年来,澜沧县职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实行双向选择就业,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。金秀梅说,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,在就业方面也越来越抢手,在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中发挥着独特作用,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